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探索将人类、建筑和城市看作一个共生体系。人类的存在以及基于人类行为的事件将深刻地影响着建筑和城市的面貌。建筑不仅是行为的容器,同时也激发着各种行为的发生,赋予空间自发的活力和灵活性。——董丹申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生活中的建筑往往扎根于繁忙的城市环境中,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以至于常被忽略。比如下雨时提供遮雨之所的屋檐,夏日中提供遮荫之处的墙垣,街头变成了休憩座椅的路沿。因此,审视建筑设计,最理想的情形是将人类、设计的物质形态以及自然的元素融合于同一语境中,相互交融,共同塑造出空间的主题与灵魂。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与城市
绍兴文理学院河西风雨操场位于校园西北角,西、北侧毗邻绍兴城市老街。在日益空心化的老城中突破拥挤的用地限制,兴建一座体育中心,让我们一开始就致力于发掘一个真正与城市、校园互动、共享的空间。从更大的语境下,每当人们提到“公共领域”的概念时,除了广场,剧院,博物馆,也往往无法忽视城市中的公共体育设施,它为公共生活提供一个场所和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见面,沟通,强健体魄,享受共同挥洒汗水的乐趣。我们希望风雨操场是开放多变的,内部自然而然地流转着最具活力、灵感、热情以及团队精神的灵魂。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象的构筑
为解决用地缺乏的问题,我们“被迫”将足球场及其他运动场地上下叠合。大型的足球场下自然形成了一片超大尺度的有顶空间。结合运动场的开放属性,我们以“架空层”的形式呈现下方功能。就像城市建筑投下的阴影所形成的开放公共空间一样。这些公共空间,并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和高昂的成本,它们是质朴且粗放的。每每烈日当空或阵雨倾盆,人们总是迅速地钻进这些遮蔽的开放区域里。我们将这些永恒的场景复制于风雨操场下,希望能使它经受起了季节的更替、城市的变迁、时间的冲刷,并不断地自我变革。当架空层成为了项目的核心,架空层中运动场地就不是简单的地面又或是建筑内部,它是全天候的外部共享空间。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篮球场、排球场、50m跑道,极限运动场地等这些对于环境风速要求低的位于建筑的端部,他们吸引着全龄段的人们前来运动,观看。而羽毛球馆,操房,武术需要一些气候隔离层的场地,则位于架空层的中央,以墙分隔。在架空层的形式下,结构成了空间中主导的元素,形成了建筑的造型。我们直觉的采取了拱的形式,让弧形梁成为建筑的母题,用各种弧形的墙体形成了建筑的外观以及分隔。这样一种柔性的边界使得共享空间的边界更加模糊,没有障碍。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象再造
为了实现人象共境的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场所。风雨操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不存在明确的边界,鼓励使用者们自由地移动和互动。通过精心规划的路径和连接,我们创造了一个自然而然的流线。白色穿孔铝板包裹的坡道,使人们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运动场地之间切换。另外我们围绕着场地,设置了木质材料包裹的休息区、观看席和交流空间,为使用者们提供一个共享经验和互相支持的环境。地面上的喷涂各种标识,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团队运动和比赛,激发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力。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还保留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要素,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和健康。自然元素融入风雨操场,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共生的空间。弧形的柱子与行道树相映成趣,建筑的阴影与自然的遮蔽融为一体。我们希望这个场所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风雨操场,而成为城市中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公共空间,能够激发使用者的潜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图纸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层平面图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层平面图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屋顶平面图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细部剖面图

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功能示意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面积: 23124 m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赵强

主创设计师: 董丹申、莫洲瑾

建筑设计: 莫洲瑾、苏仁毅、曲劼、蒋亚静、陆钊扬

结构设计: 金振奋、吴强、李少华

给排水设计: 桑松表

电气设计: 徐松杰、冯百乐、邓周宁

智能化设计: 倪高俊、马健

暖通设计: 潘大红、易凯、毛希凯

幕墙设计: 白启安、曹东秋、余平、葛敏霞

室内设计: 楚冉、孔祥

景观设计: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o., Ltd. (UAD), 孙洞明、楼炫炭

工程师: Zhejiang Zho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地点: 绍兴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8日 23:39
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4:5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交谈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给我留言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